手 机:京13811700730
- 作者:
- 来源: 光明日报
- 日期: 2018-05-20
- 浏览次数: 2871次
天津人才新政20小时吸引30万人申请落户。 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武汉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交付使用。新华社发
成都推出人才新政后,在天府新区落户的年轻人排成长队。资料图片
【强国密码】
【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 联合主办】
送面试补贴、送户口、送房屋产权……2018年的中国毕业季,与往年由雇主来争抢毕业生的状况不同的是,加入“抢人大战”并频出“大招”的是地方政府。
820万,高校毕业生人数虽然再创历史新高,但他们俨然成为各个城市最炙手可热的“香饽饽”。越来越多的城市向毕业生抛出政策大礼包,加入“抢人大战”。人们不禁要问,“人口危机”真的来临了吗?地方政府为何舍得如此“出血本”?“抢人”之后就皆大欢喜了吗?
1.史无前例:放宽户籍引发 落户“井喷”
2018年春天,有着“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”之称的人才新政在西安出炉: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网上办理落户手续,成为新西安人;只要是在西安本地企业的员工,35岁以下可直接落户。大尺度的抢人政策,仅3个多月时间就吸引了30多万人闪电落户。
为什么户口这么吸引人?因为,户籍制度一直是劳动力享有医疗、教育、社保等福利的准入制度,外来大学毕业生一般只有进入体制内单位,才能拥有当地户口。所以,多年来,不仅有“京漂”“沪漂”,很多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,都有长期在此工作、生活却没有户口的“漂一族”。对他们来说,当地户口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“山峰”。
2017年3月,这一局面突然被打破。西安等数座城市出台了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,宣布本科学历即可落户,落户大门被打开。进入2018年,更多城市发布“抢人”新政。购房资格、生活补贴、最低年薪限制等也成为密集的优惠选项。
根据合肥的引才政策,凡自愿来合肥工作的高校应届毕业生、留学归国人员,可先行落户。这些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,落户后即可购买首套房。此外,对于无自有住房的人才,合肥提供租房补贴,同时为来合肥实习的毕业生提供3至12个月的基本生活补贴。
东部发达城市南京也不甘落后,宣布40岁以下本科学历者可以直接落户,研究生落户不受年龄限制,每位求职大学生还可以拿到1000元的面试补贴。
对大学生们热情有加的,还有武汉、西安、成都、沈阳、长春、珠海、海口等众多二、三线城市。日前,沈阳发布消息,将设“人才驿站”,求职毕业生可免费入住10天。长春对企业引进且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。直辖市天津则把落户门槛放宽到35岁以下的中专学历。武汉许诺让留下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,以低于市价20%的价格买到安居房、租到租赁房。珠海提供各种福利安家补贴,还送出50%的住房产权。成都的服务更为贴心,户籍民警进入高校校园,为大学生提供户籍办理“上门服务”。
大尺度的抢人政策,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考虑到北上广深以外的二、三线城市就业,多地户籍人口呈现“井喷”。2017年大学生在武汉新落户14.2万人,是上年的6倍。2018年第一季度,西安自市外迁入户籍24.49万人,人口机械增长是2017年全年的1.2倍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,重庆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、福州等32个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计划,人口少的增加五六万人,多的增加五六十万人。
2.巨变发生:年轻人正在成为稀缺资源
不难发现,与以往各地对院士、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的争夺不同,这轮“抢人大战”的显著特点是大家都想抢年轻人,尤其是大学毕业生。仿佛一夜之间,大学生就从“就业难”变成了“香饽饽”。这场新型“抢人大战”的背后,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关键性作用?
“‘抢人才’的背后,实则是‘抢人口’。长期低生育率、老龄化加速等问题,造成我国新增人口下降,而经济增速保持较快发展的城市,对劳动力的需求还在上升,这就直接导致了人口缺口的出现。”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立华认为,“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.4,在接下来的20年里,中国将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和急速的老龄化,年轻人将成为全国性的稀缺资源。只有抢占先机,积极引进年轻人,才能维持城市正常运行。”
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充足的劳动力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,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巨变已经在悄悄发生。“目前我国人口总数虽然还在增长,但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,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来看,16岁至64岁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在下降,2013年起每年减少100万人左右。”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介绍,若把年龄范围缩小到16岁至59岁,我国人口规模早在2012年便出现了减少,同比减少了345万,此后更是每年都有减少,2013年是244万,2015年是487万,2016年是349万。但与此同时,人口的补充却不乐观,2018年年初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育数据显示,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,同比下降63万人。
“这预示着,即便国家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,但老百姓的生育意愿仍在不可避免地走低,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速度恐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。”杨立华说,“人才争夺战这两年爆发看似有些突然,其实是人口结构改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。”
“劳动力的减少,将直接影响到地方产业、经济的发展。在我们国家创新驱动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,要素投入还起很大作用。对于一个城市而言,人力资本可以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。”柳学智说,“这两年的‘抢人大战’先从二、三线城市掀起,说明地方政府在经济浪潮中是比较敏感和有前瞻性的。”
事实上,很多城市已经在政策层面把人才战略与人口战略协同推进。“抢人大战”参与度最高的天津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郑州和西安等城市,都是中央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,都处于城市扩张与产业转型期,正是需要补充大量劳动力的阶段。以武汉为例,这座拥有89所高校、百万大学生的城市一直苦于留不住人才,在2017年春天即提出实施“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”。2017年3月,面临同样问题且人口总量较少的西安,则在被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第二个月,即率先放松户籍限制。
“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是危险的,原美国第四大城市底特律即是明证。只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经济才会持续繁荣,各种资产价格才会坚挺,才会有更多的税收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支出。”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认为,年轻人是这个社会最有生气活力、最有创新力、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。“而高学历年轻人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。”他说,“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年轻人的城市,才是未来之星。”
3.“用脚投票”: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最具引才魅力
不容忽视的是,与二、三线城市抢人成果颇丰并存的是,不少“逃离北上广”的年轻人正在向一线城市“回流”。相比一线城市来说,小城市里人际关系的盘根错节、竞争环境的不公平以及筑梦空间的缺失,都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。
更需看到的是,2017年起,大学毕业生的主体已变为95后,这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远远不是政策制定者们所熟悉的。东北师范大学发布的《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2016—2017》也指出,毕业生最看重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发展前景、薪酬待遇、兴趣爱好,分别占比为46.34%、20.91%、9.39%,没有一项与户口、房子挂钩。
“住房、户口、补贴等优惠政策确实能够吸引人才,但是人才更加看重的,是有没有才华用武之地与足够的成长空间,而绝非区区一处安身立命的居所。”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认为,“只有让人才真正拥有实现梦想的舞台、发挥价值的空间和公平公正的环境,才能形成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,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红利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。”
蓝志勇强调:“引进人才还必须跟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楼市调控政策结合起来,要避免人口短期急剧涌入,超过城市的承载力,出现基础设施、教育医疗、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。”
一个“辣眼”的事实是,在一些抢人政策收到实效、人口大量涌入的城市,供不应求导致的房价抬升已经出现,多地房价上涨进入快车道。4月份西安房价环比上涨11.2%;成都也不遑多让,2017年成都二手房价格上涨超过70%,居全国第一;杭州因房源紧张,4月4日起开始摇号销售商品房,甚至出现要求全款、捆绑销售等暗箱操作现象。
日前,在由全球化智库和中国人才50人论坛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,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表示,“人才争夺战”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出台一个政策,更长远的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。环境的创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,这需要一个完整的制度和政策体系,不是靠一时的政策来体现的。
进入白热化的“抢人大战”,日益引起了中央层面的重视。5月16日,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,地方政府既要“引才引智”更要“用人留人”,人才的引进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。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方发力,政府应该为人才引进搭台,重要的是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、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。
“抢到人才之后能不能留住人才,并非地方政府靠大把‘撒钱’就能实现的。事实上,只要一个城市的发展机会多、发展前景好,人口净流入便是水到渠成的事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欢表示,最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,是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,过去不少地方政府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最大卖点是政策优惠、特事特办,如今“最好就是公事公办”成为大多数人才和企业的共同心声。“抢人大战”的同时,必须在如何突出和加强“制度供给”给人才创造宽松创新的环境上发力,如果只是停留在“抢”上,那“抢人大战”就变成“抢人混战”了。
(记者 罗旭)